澎湖天后宮清風閣

澎湖天后宮後殿清風閣,為天后宮1923年改建之二層樓加護室之建築,又名公善樓。一般對清風閣的介紹,多言此地是早期地方仕紳籌畫公益事業,教授漢學或澎湖文人聚會之所。《 ...,今日天后宮係由山川殿、正殿與清風閣所組成,其間並以天井分隔,以護龍、廊道做為聯繫,廟勢隨著地形逐進爬昇。在建築外觀上白灰的石牆,其綿延猶如山岳的稜線,搭配 ...,澎湖天后宮後殿清風閣,為天后宮1923年改建之二層樓加護室之建築,又名公善樓...

- 澎湖天后宮清風閣

澎湖天后宮後殿清風閣,為天后宮1923年改建之二層樓加護室之建築,又名公善樓。一般對清風閣的介紹,多言此地是早期地方仕紳籌畫公益事業,教授漢學或澎湖文人聚會之所。《 ...

澎湖天后宮

今日天后宮係由山川殿、正殿與清風閣所組成,其間並以天井分隔,以護龍、廊道做為聯繫,廟勢隨著地形逐進爬昇。在建築外觀上白灰的 石牆,其綿延猶如山岳的稜線,搭配 ...

天后宮

澎湖天后宮後殿清風閣,為天后宮1923年改建之二層樓加護室之建築,又名公善樓。一般對清風閣的介紹,多言此地是早期地方仕紳籌畫公益事業,教授漢學或澎湖文人聚會之所。《 ...

澎湖天后宮

... 天后宮改建後增加的建築,取名清風閣為登高樓清風徐徐而來之意,許多木雕細部,皆反應出潮州建築特色。清風閣內部主要為陳列澎湖天后宮歷史文物與舊照,其中包括 ...

國定古蹟環景導覽

現存的天后宮是日大正11年(西元1922年)由臺廈郊延請藍木司傅修建完成,計由前殿、正殿及清風閣等三殿帶左右護室組構而成。兩層的清風閣又稱公善樓,是往昔澎湖士子以文 ...

澎湖天后宮

廟體建築出自唐山名匠之手,有深具藝術造詣的各類建築構建與裝飾,廟中並典藏有現存全臺灣最早的古碑—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之碑,陳列於清風閣文物館中供民眾參觀,另 ...

天后宮- 馬公市

天后宮位於澎湖縣馬公市正義街上,俗稱『天妃宮』、『媽祖宮』,在明代稱為『娘宮 ... (清風閣);山川殿為三開間,屋頂展現了雙龍燕尾起翹,屋脊中間是剪黏雕塑『龍馬負 ...

澎湖天后宮

現今澎湖天后宮建築結構型制乃藍木設計,廟身坐北朝南,面向港口,廟順坡而建,面水背山。建築佈局為三殿式五開間,即「三川殿」、「正殿」以及「清風閣」(後殿)。前殿 ...